南华大学2021年度十大科技进展

发布时间:2022-01-29点击数:

一、我国首台100千瓦超高功率工业光纤激光器

我国首台100千瓦超高功率工业光纤激光器在南华大学启用。该激光器是由刘列教授领衔的南华大学激光应用创新研究院与武汉锐科激光等单位联合研制,是我国目前首台最大功率的100千瓦工业光纤激光器,也是全球第二大功率的工业激光器。在研制过程中,南华大学提供了可扩展的模块化设计方案,参与了超大功率合束器的设计,研发了超大功率的激光输出头,解决了多项激光器研制的“卡脖子”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激光器,100千瓦超高功率激光器,结构更加紧凑、可随时使用,且具有更高的电、光转换效率,更低的能耗和更好的光束质量。该激光器的启用被中央电视台、中新社、红网等主流媒体重点报道,入选2021中国光学领域十大社会影响力事件。

二、氡测量与防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

肖德涛教授领衔的“氡测量与防控关键技术研究”创新团队在氡测量与防控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团队针对基于静电收集/α能谱氡/钍射气及其子体测量亟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发明了静电收集测氡灵敏度温湿度自动补偿、累积活度函数法氡/钍射气子体连续测量、氡排放量连续测量、局部静态法氡析出率测量泄露与反扩散影响消除、双源法土壤潜势氡浓度快速测量、区域氡释放量可靠测量等系列新技术,解决了长期无需值守氡/钍射气连续灵敏测量、单滤膜钍射气子体连续测量、土壤潜势氡浓度快速测量等一系列“测不了”的瓶颈问题,以及氡/钍射气瞬时浓度连续测量、任意介质表面氡析出率就地快速测量、区域氡释放量测量等一系列“测不准”的瓶颈问题;发明了半导体探测器α能谱峰温漂自动跟踪技术,研制了整体性能指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的仪器设备,解决了关键器件与仪器“卡脖子”的问题。团队完成的“氡/钍射气及其子体测量的关键技术与成套仪器”被授予湖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三、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机制研究及转化应用

吴移谋教授领衔的“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机制研究”创新团队在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机制研究及转化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一是揭示了Tp系列重要致病因子并从中筛选出能诱导动物获得良好免疫保护性的抗原,为人用梅毒疫苗研发奠定坚实基础。二是筛选出系列Tp诊断抗原和诊断靶基因,以此研发了梅毒诊断试剂盒并产业化生产和市场推广,改变了我国梅毒诊断试剂严重依赖进口的局面。三是补充和完善了梅毒实验室诊断相关理论并推广应用,牵头制定了我国梅毒诊疗标准,指导梅毒诊疗实践与预防控制:创造性提出了第三种梅毒实验诊断程序,影响了国内外梅毒诊断指南修订;牵头制定了我国梅毒诊疗标准;发现血清固定时仍可能存在活Tp并具传染性,为梅毒血清固定处理方案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补充与全新诠释了血清学生物学假阳性、前带现象,神经梅毒临床与实验室诊断相关性,对减少梅毒误诊与漏诊具有重要意义。团队完成的“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机制研究与转化应用”被授予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四、开拓历史唯物主义的未来性向度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首篇刊发我校旷三平教授重磅学术成果《历史唯物主义的未来性向度》,总计18个版面。《中国社会科学》在中国社会科学评价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2018年)》中,排名综合性人文社科期刊第一,是该领域唯一顶级学术期刊。这是我校教师首次在该刊发表学术论文,标志着我校人文社科研究登上新台阶。《历史唯物主义的未来性向度》认为未来性集中表达了历史唯物主义本体求索的意向、实践批判的精神和终极关怀的情结,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不仅能够彰显未来性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重要地位,而且能够从未来性出发反观和审视历史性、现实性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完整意义。文章刊发后,在我国哲学研究领域产生了强烈反响,扩展了我校人文社科研究在全国的影响力。

五、氮杂环化合物清洁合成方法

何卫民教授领衔的“氮杂环化合物清洁合成”创新团队在氮杂环化合物清洁合成方法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团队进行了有机电化学合成技术利用电子在“电极/溶液”界面上相互传递来推动氧化还原反应,实现了电能与化学能相互转化和化学键的断裂与重组,以此代替传统的氧化还原剂的作用,避免了传统有机反应中化学氧化还原试剂的使用以及由此产生的副产物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具有环境友好、简洁高效以及经济实用等优点。吡唑衍生物具有广泛的生物和药理活性,例如抗菌抗炎、抗肿瘤、抗病毒等。快速高效制备结构多样性的吡唑衍生物是研发吡唑类药物的重要途径。团队发展了以廉价易得的芳基肼、乙酰丙酮衍生物和二烃基二硒醚作为原料,在无过渡金属催化剂、无化学氧化剂的温和条件下,通过电催化三组份一锅反应制备4-硒醚化吡唑化合物的方法。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Green Chemistry》上连续发表两篇封面论文,南华大学的校门作为其中一期的封面,英国皇家学会不仅遴选该论文为首封面论文,还通过其官方媒体报道了该论文。同时,该论文也被《Chinese Journal of Organic Chemistry》以Highlight的形式全文报道推荐,并入选ESI1‰热点论文及ESI1%高被引论文。

六、新冠感染与疫苗免疫抗体应答与机制研究

瞿小旺研究员团队长期致力于长效、广谱抗体应答机制以及治疗性抗体开发工作。新冠爆发后,该团队揭示了新冠康复患者的抗体应答特点,阐明了滤泡辅助性T细胞对于抗体的成熟、维持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对于新一代冠状病毒疫苗的研究具有重要指导价值。相关研究成果在微生物国际顶级期刊Nature Microbiology发表;同时该团队通过与中国检疫检定研究院团队合作,发现突变株能显著逃逸自然感染以及疫苗接种产生的抗体应答,而通过加强针免疫可以部分弥补这种由于病毒变异造成的保护力下降,对于病毒突变的抗体监测、疫苗免疫策略调整与制定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作用。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期刊发表。

七、基于资源价值流的企业碳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张彩平教授撰写的《基于资源价值流的企业碳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是继《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和《碳成本论》之后的又一重要学术专著。该著作选题契合我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和“双碳“目标,立足我国碳交易市场的建立与运行以及企业探索低碳转型开展碳减排活动的实践,极具现实性和前瞻性。该著作标志着碳绩效评价这一新的会计学科分支的形成。碳绩效评价标准、评价方法以及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既丰富了低碳经济的内涵,又拓展了传统绩效评价理论和方法体系。碳绩效评价指标的设置及应用有助于企业识别关键的高碳排放环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基于资源价值流的企业碳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获评第十五届湖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八、梯级遗传分析法在国际上鉴定4个新的耳聋致病基因

冯永教授领衔的“遗传性耳聋基础与临床研究”创新团队长期围绕遗传性耳聋开展基础与临床研究,创建“梯级遗传分析法”,先后发现4个耳聋新基因,是国内发现耳聋新基因数目最多的团队。2021年团队发现新的听神经病基因——TMEM43,并开展基因功能研究;与韩国研究团队平行发现的研究结果共同发表在PNAS杂志(2021)。 该研究成果先后得到科技日报头版、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新华网、腾讯网、华声在线网、新湖南、《大众卫生报》、China daily、medicalxpress等中外媒体正面报道。

九、矿产资源开发中放射性及重金属污染治理的研究

韦悦周教授团队与Hamza教授团队针对金属矿产开发利用引发的含放射性物质的污染水以及皮革加工等产生的重金属废水处理开展了密切的合作研究。团队近期成功开发的几种环境友好性负载型生物质复合吸附材料,突破了离子交换树脂等传统吸附材料的吸附速度慢、吸附容量低和水力学性能差等瓶颈问题,有望显著提高去除效率并减少二次废物产生量,简化污染水处理体系,解决放射性污染水及重金属废水治理的难题。研究成果相继发表在TOP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等上发表。

十、纳米材料的血管毒性作用及机制

曹毅博士团队长期致力于纳米材料的毒性作用及机制研究。近期,其团队在纳米材料血管健康效应的机理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团队提出应重视核转录因子家族作为上游调控信号的作用,尤其是Kruppel样因子家族的作用,通过转录组测序技术,生物信息学分析以及基因敲减等技术,深入分析了Kruppel样因子、NFKB等核转录因子家族的作用,发现这些核转录因子家族可以通过调控信号分子,脂质代谢,细胞信号转导等过程介导纳米材料的血管健康效应。团队率先发现了一些早期认为生物相容性较好的材料(基于钛的纳米材料),亦可通过影响Kruppel样因子导致血管健康效应,揭示了纳米材料的潜在安全性问题,为纳米材料的安全应用奠定基础。相关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发表,并被《Journal of Applied Toxicology》《Toxicology Research》等毒理学权威期刊评述和报道。

责任编辑:新闻网管理员